|
|
全省“三十五证合一”下月启动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7年07月28日 | ||
7月25日,河南省工商局半年度工作座谈会举行。这次会议传递出的信息量巨大:全省市场主体数量增加,企业注销进程加快,商标注册增量喜人,全省范围内“三十五证合一”改革马上落地。
8月1日起全面推行“三十五证合一”
记者了解到,河南省工商局将于8月1日举行“三十五证合一”改革正式启动仪式,推动全省全面实施。该改革将采用“一表申请、一窗受理、一套材料、一网通办、一档管理、一键推送”的工作模式,让企业实现“快入准营”。
据了解,河南“三十五证合一”改革是走在全国最前列的。“三十五证合一”,是指在“五证合一”的基础上,再将发改委、公安、财政、住建、商务、食药监、人行等17个部门颁发的30个证照,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,实行“三十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。企业注册时效将大大提升,工商窗口在1至3个工作日可办结企业的设立和登记手续。
此外,今年10月底,全省各地登记窗口全部开通网上登记系统,实现网上登记与窗口登记并存;年底前,按照国家电子营业执照技术规范和数据标准,遵照“无介质、零收费”原则,在全省推行公示版电子营业执照。
商标更值钱 “三全”商标权质押贷款1亿元
省工商局称,上半年全省新增有效注册商标41085件,总量达到39.4万件;新增中国地理标志3件,总量达到59件;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3件,总量达到237件。
企业商标价值也在进一步凸显。据郑州市工商局介绍,宇通”的品牌价值258.32亿元,“思念”135.66亿元,“三全”129.12亿元,“好想你”70亿元。
此外,“三全”商标权质押贷款1亿元,“好想你”商标权质押贷款6600万元。
企业“生”得容易 也将“死”得容易
截至今年6月底,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54.8万户,比2016年末增长6.1%,居全国第六位、中部六省第一位;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44户,企业活跃度指数71.5,高于全国70的平均指数。
河南2016年度年报企业94.89万户,年报率94.03%,比上年度提高3.31个百分点,居全国第七位。
记者注意到,证照改革后,企业注册变得容易,然而,注销过企业的人会发现让一个企业“死亡”并不容易。先是公司内部成立清算组,10日内到工商部门备案;备案完成后的60日内,需要在报纸上进行公告;公告期满45天后,申请人写出清算报告,方可提交注销申请。整个下来持续4个月以上。
如今,企业注销也越来越容易。3月1日起,全省对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。截至6月底,全省1594户企业通过简易注销程序退出市场。
截至6月底,归集各类涉企信息515万多条,累计向其他部门提供经营异常名录、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数据50.9万条,全省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市场主体28.66万户,联合限制“老赖”担任公司各类职务5895人次。
全系统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6553件、罚没款8514.67万元。
驻马店市工商局查处的河南道亨顺和文化传播公司新型传销案,一举罚没入库337.54万元。
(据《河南商报》)
新整合的30个涉企证照事项:
1.发展改革部门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
2.公安部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备案
3.公安部门的保安服务公司分公司备案
4.财政部门的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备案
5.住建部门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备案
6.农业部门的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的中介组织备案
7.商务部门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
8.外商投资企业设立(变更)备案
9.河南省电子商务企业认定
10.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
11.直销企业服务网点备案
12.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者和二手车经营主体备案
13.商业特许经营企业备案
14.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
15.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发卡企业备案
16.文化部门的从事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
17.旅游部门的旅行社分社备案
18.旅游部门的旅行社服务网点备案
19.食药监部门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
20.食药监部门的药品生产企业委托检验备案
21.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备案
22.畜牧部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年度备案
23.通信管理部门的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
24.海关的报关单位注册登记
25.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
26.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
27.中国人民银行的开户许可
28.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机构备案
29.外汇部门的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
30.保监部门的经营保险公估业务备案。
|
||
|
||
浏览次数: 【关闭】 | ||
|
网站导航 |